酒驾和醉驾是两种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,它们的法律界定和后果有什么不同呢?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,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。
首先,酒驾和醉驾的法律界定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确定的。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规定,酒驾是指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或等于20(含)毫克,低于80(不含)毫克的情况;醉驾是指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或等于80(含)毫克的情况。这也意味着,只要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20毫克,就已经构成了酒驾,而不是要看驾驶人员是否有明显的酒后反应。因此,开车前喝4瓶啤酒是否算醉驾,要看具体的酒精含量,而不是以自己的感觉为准。
其次,酒驾和醉驾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。酒驾属于行政违法行为,醉驾属于刑事犯罪行为。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规定,酒驾的处罚有以下几种:
醉驾的处罚有以下几种:
最后,酒驾和醉驾的其他影响也是不同的。酒驾和醉驾都会影响驾驶人员的信用记录,导致保险费用增加,甚至无法投保。醉驾还会影响驾驶人员的政审结果,导致无法参加公务员考录、事业单位招考、参军入伍等活动。因此,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,也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,驾驶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交通法规,不要酒后驾车,如果实在想喝酒,可以选择代驾或者其他交通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