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正文

央企如何合法合规地进行境外投资和担保

2023-11-1
央企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体,其境外投资和担保活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,也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形象。因此,央企在进行境外投资和担保时,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,履行必要的审批和备案程序,防范和控制风险。

央企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体,其境外投资和担保活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,也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形象。因此,央企在进行境外投资和担保时,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,履行必要的审批和备案程序,防范和控制风险。本文将为您介绍央企境外投资和担保的法律要求和步骤,帮助您合法合规地进行境外投资和担保。

一、央企境外投资的法律要求和步骤

央企境外投资是指央企以自己的资产或者其他财产权利,向境外的企业或者项目投资,取得其股份或者股权,分享其经营成果和风险的行为。央企境外投资的法律要求和步骤如下:

- 央企不能成为所投资企业的债务的连带责任人。这是为了保护央企的财产安全,避免因为所投资企业的债务问题,导致央企的资产被追索。如果法律另有规定,比如央企对其控股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,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执行。

- 央企对外投资要经董事会或者股东会、股东大会决议。这是为了保证央企的决策程序的合法性,避免因为央企的对外投资行为,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。如果央企章程对投资的总额及单项投资的数额有限额规定,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。如果央企章程没有规定,可以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自行制定。

- 央企对外投资要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。这是为了保证央企的对外投资行为的有效性,避免因为手续不完备,导致央企的投资权利受到影响。根据不同的投资方式,央企需要办理不同的法律手续,比如登记、备案、审批、公示等。

- 列入央企境外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特别监管类的境外投资项目,央企应当在履行企业内部决策程序后,在向境外投资前,向国家有关部门首次报送文件前报国资委履行出资人审核把关程序。这是为了加强对央企境外投资的监督管理,防止央企投资于不符合国家战略和政策的项目,或者投资于存在较大风险的项目。央企应当报送以下材料:

(1)开展项目投资的报告;

(2)企业有关决策文件;

(3)项目可研报告(尽职调查)等相关文件;

(4)项目融资方案;

(5)项目风险防控报告;

(6)其他必要的材料。

法律依据:《央企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》

二、央企担保的法律要求和步骤

央企担保是指央企以自己的资产或者其他财产权利,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,承诺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,代为履行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。央企担保的法律要求和步骤如下:

- 央企担保要经董事会或者股东会、股东大会决议。这是为了保证央企的决策程序的合法性,避免因为央企的担保行为,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。如果央企章程对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,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。如果央企章程没有规定,可以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自行制定。

- 央企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,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。这是为了保证央企的担保行为的公平性,避免因为央企的担保行为,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。在决议表决时,被担保人不得参加表决。决议的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,方为有效。

- 央企担保要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。这是为了保证央企的担保行为的有效性,避免因为手续不完备,导致央企的担保责任受到影响。根据不同的担保方式,央企需要办理不同的法律手续,比如登记、备案、审批、公示等。